氦;氦气 |
标
识 |
中文名: |
氦;氦气 |
英文名: |
Helium |
分子式: |
He |
分子量: |
4 |
结构式: |
|
CAS号: |
7440-59-7 |
RTECS号: |
MH6520000 |
HS编码: |
|
UN编号: |
1046(压缩的) |
危险货物编号: |
22007 |
IMDG规则页码: |
2144 |
理 化 性 质 |
外观与性状: |
无色无臭的惰性气体。 |
主要用途: |
用于气球、温度计、电子管;潜水服等的充气。 UN1963(冷冻液体) |
熔点: |
-272.1 |
沸点: |
-268.9 |
相对密度(水=1): |
0.15/-271℃ |
相对密度(空气=1): |
0.14 |
饱和蒸汽压(kPa): |
202.64/-268℃ |
溶解性: |
不溶于水、乙醇。 |
临界温度(℃): |
-267.9 |
临界压力(MPa): |
0.23 |
燃烧热(kj/mol): |
无意义 |
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|
避免接触的条件: |
|
燃烧性: |
不燃 |
建规火险分级: |
戊 |
闪点(℃): |
|
自燃温度(℃): |
无意义 |
爆炸下限(V%): |
无意义 |
爆炸上限(V%): |
无意义 |
危险特性: |
惰性气体,有窒息性,在密闭空间内可将人窒息死亡。若遇高热,容器内压增大,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。气体比空气轻,但冷蒸气比空气重,能聚集在较低的地方,如果在空气中浓度很高时导致缺氧,与液体接触可引起冻伤。储存容器及其部件可能向四面八方飞射很远。 |
燃烧(分解)产物: |
|
稳定性: |
稳定 |
禁忌物: |
|
聚合危害: |
不能出现 |
灭火方法: |
不燃。切断气源。喷水冷却容器,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。通知地方卫生、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。 |
包 装 储 运 |
危险性类别: |
第2.2类不燃气体 |
危险货物包装标志: |
5 |
包装类别: |
Ⅲ |
储运注意事项: |
不燃性压缩气体。储存于阴凉、通风仓间内。仓温不宜超过30℃。远离火种、热源。防止阳光直射。应与易燃、可燃物分开存放。验收时要注意品名,注意验瓶日期,先进仓的先发用。搬运时轻装轻卸,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。 ERG指南:121(压缩的);120(冷冻液体) ERG指南分类:气体—惰性的 |
毒 性 危 害 |
接触限值: |
中国MAC:未制定标准苏联MAC:未制定标准美国TWA:ACGIH窒息性气体美国STEL:未制定标准 |
侵入途径: |
吸入 |
毒性: |
|
健康危害: |
普通大气压下无毒。在高浓度时,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。当空气中氦浓度增高时,先呈呼吸加快;注意力不集中、共济失调。继之疲倦乏力、烦躁不安、恶心、呕吐、昏迷、抽搐,以至死亡。 |
急
救 |
皮肤接触: |
冻结在皮肤上的衣服,要在解冻后才可脱去。接触液化气体,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。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。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,注意自身防护。 |
眼睛接触: |
|
吸入: |
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呼吸困难时给输氧。呼吸停止时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 |
食入: |
|
防 护 措 施 |
工程控制: |
密闭操作。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。 |
呼吸系统防护: |
高浓度环境中,佩带供气式呼吸器或自给式呼吸器。高于NIOSH REL浓度或尚未建立REL,任何可检测浓度下: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、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。逃生:装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(防毒面具)、自携式逃生呼吸器。 |
眼睛防护: |
一般不需特殊防护。 |
防护服: |
穿工作服。 |
手防护: |
一般不需特殊防护。 |
其他: |
避免高浓度吸入。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,须有人监护。 |